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家庭影響因子對少年犯罪的影響


家庭不良因子與少年犯罪的關連
Farrington (2011)這篇文獻討論了社會化最前端的影響因素—家庭,家庭不良因子預測了少年違犯的可能性;其中不良因子包括犯罪大家庭、父母不當管教模式、衝突父母、和父母離異或破碎等親子關係不佳的家庭。學者SmithStern在研究中指出父母的監控與管理和少年犯罪最具關聯。

一般性犯罪理論(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的觀點
有鑑於這次章節討論家庭因素與犯罪的關連性,我發現犯罪整合理論中的「一般性犯罪理論」(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他的理論背景十分符合這次的主題。一般性犯罪理論背景放在少年兒童期在家庭內早期社會化的過程,蓋佛森與賀西(Gottfredson and Hirschi)兩位犯罪學者他們認為早期社會化過程之不當將影響少年低度自我控制(Low Self-Control)。整體來說,一般性犯罪理論認為:在低度自我控制能力在犯罪機會促成下,孩子就會以暴力和詐欺的方式滿足行為,最後導致犯罪發生。

保護因子對少年的重要性
記得我高中的時候,第一次翻開公民與社會課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章米德「社會自我」和顧里「鏡中自我」的概念。自我形成深受社會文化脈絡影響,而家庭扮演的角色就是打從小孩出生便提供社會經驗累積的環境。倘若小孩在充斥暴力與對立、衝突與分裂等沒有安全感且不穩定的環境中成長,則不用搬出什麼次級文化理論或用什麼緊張理論來討論,即使是成人也都會十分崩潰,更何況是在暴力與不安的環境中成長的少年。
根據北京師犯大學心理學院發展心裡研究所陳會昌教授於1995926日發表在中國主辦國家級醫藥衛生期刊<中國健康月刊>的文章<本体感:从青年走向成年的桥梁>,引用到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青少年期的觀念,也就是青少年期階段需要練習自我統整與認同的課題,用以向大眾解釋青少年期自我價值感與本體感的重要性。而中國國家級教育刊物<少年兒童研究>在同日也刊登了陳教授的文章<自尊心:平稳渡过少年期的重要条件>文中表示「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掌握重要的学习技能和社会技能──阅读、写作、算术与合作能力,通过这些来形成关于个人与人际关系能力的自我感觉,以及与同伴公平游戏的观念──这些对于赢得成人和同伴的赞赏都是非常必要的。」,再再提到青少年發展階段與同儕或家人學習不可或缺。
破碎的家庭雖然處處充斥不良因子影響少年的行為,但是花時間好好與孩子相處,使他們在富有保護因子的環境中可以保護孩子,還是有機會免於小孩成為虞犯或不良少年,讓他們快快樂樂學習,平平安安長大。

***
不得不說 結尾好八股 哈哈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更好的日子裡回憶